北京大气PM2.5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变化特征与来源

被引:30
作者
杨复沫
贺克斌
马永亮
陈旭
Steven H.Cadle
Tai Chan
Patricia A.Mulawa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GMResearch&DevelopmentCenter,WarrenMI-,USA,GMResearch&DevelopmentCenter,WarrenMI-,USA,GMResearch&DevelopmentCenter,WarrenMI-,USA北京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大气细粒子(PM2.5); 污染特征; 来源; 北京;
D O I
10.13227/j.hjkx.2003.06.005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解北京大气细粒子中微量元素的污染水平和来源 ,在车公庄和清华园进行了连续 1年、每周 1次的PM2 5采样和全样品分析 .微量元素浓度的周变化大 ,尤以冬季为甚 ,相邻 2周最大相差达 1 6倍 ;但除冬季的平均浓度较高之外 ,其季节变化并不显著 .微量元素的富集因子在春季最低 ,反映了频繁发生的沙尘天气的影响 .Se、Br和Pb的浓度比来自于北京A层土壤中的含量要高出约 1 0 0 0~ 80 0 0倍 ,表明它们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 .其中Se的富集度最高 ,反映了北京细粒子来自于燃煤污染的特征 .Pb的年均浓度 (0 31 μg·m- 3 )虽然未超过WHO的年均标准 ,但与洛杉矶和布里斯班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 ;与Br、Se的比较分析表明 ,燃煤可能是Pb除机动车排放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京大气细粒子PM2.5的化学组成 [J].
杨复沫 ;
贺克斌 ;
马永亮 ;
张强 ;
姚小红 ;
Chak K. Chan ;
Steven Cadle ;
Tai Chan ;
Patricia Mulawa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2) :1605-1608
[2]   我国4个大城市空气PM2.5、PM10污染及其化学组成 [J].
魏复盛 ;
滕恩江 ;
吴国平 ;
胡伟 ;
W.E.Wilson ;
R.S.Chapman ;
J.C.Pau ;
J.Zhang .
中国环境监测, 2001, (S1) :1-6
[3]   北京市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J].
何清 ;
叶凤云 ;
焦宏 ;
丁宗一 ;
张进颖 ;
齐桂玲 .
中华儿科杂志, 1998, (03) :11-13
[4]   北京市大气小颗粒物的污染源解析 [J].
张晶 ;
陈宗良 ;
王玮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1) :64-69
[5]  
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