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及其基本理论

被引:4
作者
李春晖
杨志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关键词
水资源; 社会可再生性; 衡量指标; 可持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水资源具有自然和社会可再生性。本文从水资源可再生的特性出发,提出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涵义及其在水资源可再生系统中的地位,系统地分析了水资源社会可再生实现过程、其衡量指标及影响因素。基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本文认为水资源社会再生利用是城市水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是解决或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并给出提高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再生污水回用循环冷却水的分析研究 [J].
房平 ;
董波 .
山西科技, 2004, (01) :61-62
[2]   城市水资源社会再生能力评价——以黄河流域主要城市为例 [J].
祝捷 ;
曾维华 ;
杨志峰 .
环境保护, 2003, (10) :27-29
[3]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的相关问题 [J].
虞启义 ;
黄种买 ;
顾小红 .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03) :29-30
[4]   水再生回用的研究进展与对策 [J].
谢武明 ;
刘焕彬 ;
胡勇有 .
四川环境, 2003, (01) :4-7+22
[5]   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理论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J].
杨志峰 ;
沈珍瑶 ;
夏星辉 ;
曾维华 ;
崔保山 ;
郝芳华 .
中国基础科学, 2002, (05) :6-9
[6]   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与可持续利用 [J].
沈珍瑶 ;
杨志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5) :79-80
[7]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刍议 [J].
曾维华 ;
杨志峰 ;
蒋勇 .
水科学进展, 2001, (02) :276-279
[8]   废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 [J].
姚建 ;
王安 ;
郑佩娜 .
四川环境, 2000, (03) :31-33
[9]   水的社会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J].
李圭白 .
给水排水, 1998, (09) :1-1
[10]   废(污)水再生回用于火电厂水系统的实践和经验 [J].
王翔 ;
王佩璋 .
山西电力技术, 1997, (03) :26-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