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客观性”、“理想类型”与“伪道德中立”——评罗卫东的“重返韦伯”
被引:7
作者
:
冯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社会学
冯钢
机构
:
[1]
浙江大学社会学
来源
:
浙江社会科学
|
2006年
/ 06期
关键词
:
客观性;
价值判断;
理想类型;
“伪道德中立”;
D O I
:
10.14167/j.zjss.2006.06.013
中图分类号
:
C91-06 [学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
030301 ;
1204 ;
摘要
:
本文依据作者本人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解,针对学术界出现的一些以韦伯的“价值中立”为名,要求在社会科学中消除“道德专制”、强调经验科学的“纯粹技术性”等观点和立场进行分析和批判。作者认为,韦伯不但没有为经济学等经验科学向自然科学靠拢提供任何理论依据,相反,他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始终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目标上的根本区别,强调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依赖于文化价值而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文章通过对韦伯的“理想类型”概念的理解,着重分析了经济学自然主义倾向中实际隐蔽着的“伪道德中立”。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社会科学方法论.[M].(德)韦伯(Weber;Max)著;朱红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
1
→
共 1 条
[1]
社会科学方法论.[M].(德)韦伯(Weber;Max)著;朱红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