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分析及其遗传关系的研究

被引:56
作者
番兴明
谭静
杨峻芸
刘峰
黄必华
黄云霄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 云南省保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 云南省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昆明
[5] 昆明
[6] 保山
[7] 潞西
关键词
热带、亚热带玉米; 温带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 4个分别代表我国北方温带玉米四大优势群的自交系 (黄早四、Mo17,B73和丹 340 )为测验种 ,采用NCⅡ设计 ,对来自 5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地理族的 2 5个自交系进行产量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根据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表现 ,研究这些外来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 4个测验种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来自群体Suwan1、POP2 8的自交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 (GCA)效应值较高 ,5个自交系的平均产量GCA效应值分别为10 10 .6 4和 2 6 6 .5 7;来自群体POP32 (ETO)的自交系与B73及来自群体Suwan1的自交系与黄早四之间的平均产量特殊配合力 (SCA)效应值最高 ,分别为 879.2 9和 5 83.81;来自群体Suwan1的自交系与B73之间组合的杂种优势最大 ,平均产量对照优势值为 2 0 .36 % ,其次为来自群体POP32 (ETO)的自交系与B73的平均产量对照优势值(19.38% )。由此 ,Suwan1×瑞得、ETO×瑞得、POP2 8×瑞得、POP2 8×旅大红骨和Suwan1×兰卡斯特为 5大杂优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43 / 7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热带、亚热带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 [J].
番兴明 ;
谭静 ;
杨峻芸 .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01) :107-111
[2]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J].
王懿波 ;
王振华 ;
王永普 ;
张新 ;
陆利行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4) :17-25
[3]   热带亚热带种质不同导入量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J].
王河成,段运平,石红卫,李凌雨 .
玉米科学, 1995, (03) :9-11
[4]  
Biometrical Methods in Quantitative Genetic Analysis. Singh R K, Chaudhary B D. India: Kalyani publishers . 1979
[5]  
Heterotic patterns of ninety-two tropical CIMMYT maize lines. Vasal S K, Srinivasan G, Pandey S, et al. Maydica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