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改进

被引:6
作者
王裕中
杨新宁
肖庆璞
机构
[1]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子囊; 小穗; 抗性鉴定; 品种鉴定; 望水白; 赤霉病; 烂麦穗; 品种(系); 分生抱子;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1981.03.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小麦品种对于赤霉病抗病力的强弱,常因缺乏病害流行的必要环境而得不到预期结果,影响品种抗病性的研究与选育工作.五十年代,原华东农科所首先用土壤表面接种带菌麦粒和花期喷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等方法,进行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一直沿用至今.由于病菌子囊壳的形成,子囊孢子的成熟、释放及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的传播、侵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以致品种在田间的感病程度(病穗率与病情指数)因年份、播期及品种生育期早迟而有较大差异.尤其在病害特轻的年份,用病穗率、病情指数的标准,难以评定小麦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46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