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几种乔灌木树种耐受极端土壤水分条件与生存能力野外实地测定

被引:24
作者
张继义 [1 ]
付丹 [1 ]
魏珍珍 [1 ]
赵哈林 [2 ]
张铜会 [2 ]
机构
[1] 兰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有限面积法; 最低临界土壤含水量; 科尔沁沙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3 [树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有限面积法野外实地测定了科尔沁沙地几种常见乔灌木树种所能耐受的极端临界土壤含水量和极端干旱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有限面积法通过限制植物根系水平分布的范围,降低了根系分布区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异质性,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减少植物的吸水范围,加重了植物的受旱程度,有利于对植物耐受极端干旱能力的检验。测定是在植物野外实际生存状态下进行,测定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野外实地测定结果表明: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山杏、小叶锦鸡儿、差巴嘎蒿、黄柳、榆树、杨树的最低临界土壤含水量分别是0.82%、0.87%、1.61%、1.89%、2.04%和2.27%,形成了一个梯度顺序,反映了几个树种耐旱性的差异和适宜生境条件的不同。植物在极端干旱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表现为叶片枯黄、萎蔫、脱落和枝条从上到下逐渐干枯,但枝条基部和根系仍然存活,并保持较长时间的存活能力,在遇到适宜的降水后能继续萌发、生长。这一特性具有蓄种、保种作用,对维持荒漠植物种群稳定与种源续存具有重要意义。测定结果对评价物种的抗旱能力和维持人工林群落稳定具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467 / 4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西北干旱区树木蒸腾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J].
陈仁升 ;
康尔泗 ;
赵文智 ;
张智慧 ;
杨建平 ;
张济世 .
生态学报, 2004, (03) :477-485
[2]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与空间因素分析 [J].
张文辉 ;
卢涛 ;
马克明 ;
周建云 ;
刘世梁 .
生态学报, 2004, (03) :552-559
[3]   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影响 [J].
赵文智 .
土壤学报, 2002, (01) :107-113
[4]   荒漠沙生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J].
周海燕 .
植物学通报, 2001, (06) :643-648+690
[5]   甘肃金昌市引种植物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J].
周海燕 .
中国沙漠, 2000, (04) :120-122
[6]   九种沙生灌木水分关系参数的实验测定及生态意义 [J].
董学军 .
植物学报, 1998, (07) :76-83
[7]   试论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植被的土壤干化问题 [J].
杨维西 .
林业科学, 1996, (01) :78-85
[8]   黄土高原适生树种苗木的耗水特性 [J].
韩蕊莲,梁宗锁,侯庆春,邹厚远 .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2) :210-213
[9]   奈曼沙区樟子松生长状况与水分关系 [J].
赵文智 .
中国沙漠, 1992, (01) :67-73
[10]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平衡初探 [J].
杨新民 ;
杨文治 .
林业科学, 1989, (06) :54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