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农作物结构变动与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

被引:7
作者
王保宁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关键词
农作物结构; 气候突变; 美洲作物; 坦博拉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 [农业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1816年之后的气候突变,导致胶东半岛农作物结构变化。在传统作物中,耐寒湿的䅟子成为主要农作物,而传统喜温耐旱作物谷子的种植面积下降。胶东半岛的番薯种植经历了一个波折的种植历程,而玉米、花生等作物则在气温回升的背景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7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人口史.[M].曹树基著;葛剑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葛剑雄译;何炳棣著;.三联书店.2000,
[3]  
山东花生.[M].王在序;盖树人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青岛海港史.[M].寿杨宾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5]   改良苏打盐渍土的优质牧草——穇子研究初报 [J].
杨柳青 ;
傅明鑫 ;
王新虎 .
新疆农业科学, 1990, (02) :68-68
[6]  
平度州乡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