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银行贷款动态调整

被引:3
作者
沈红波 [1 ,2 ]
刘烨 [3 ]
张广婷 [4 ]
机构
[1]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2] 清华大学金融系
[3]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4]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财务困境; 银行贷款调整; 监督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从事后的角度研究企业出现财务困境后银行贷款的动态调整。实证研究发现:(1)银行的事后监督主要通过调整长期借款实现;(2)银行调减困境公司的长期借款,对国有和民营公司的调减幅度差异不显著,国有企业在陷入困境当年有一定的信贷优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优惠逐渐消失;(3)长期借款的调整是一次调整,而不是逐年调整,且调整的方向和幅度与公司财务指标显著相关;(4)长期借款调增的困境公司,其EBIT增长率明显高于调减或调平的公司。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首次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我国银行通过调整长期借款增强了对债务人的约束,已发挥其相应的公司治理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政绩诉求、政府控制与边际社会性支出——基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研究 [J].
逯东 ;
孙岩 ;
杨丹 ;
杨记军 .
投资研究, 2011, 30 (11) :108-123
[2]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J].
陈蕾 .
投资研究, 2011, 30 (10) :56-65
[3]   制度环境、独立审计与银行贷款——来自我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廖义刚 ;
张玲 ;
谢盛纹 .
审计研究, 2010, (02) :62-69
[4]   银行贷款的监督效应与盈余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徐昕 ;
沈红波 .
金融研究, 2010, (02) :102-111
[5]   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信息含量——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 [J].
沈红波 ;
张春 ;
陈欣 .
金融研究, 2007, (12) :154-164
[6]   银行监督、企业社会性成本与贷款融资体系 [J].
倪铮 ;
张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1) :66-76
[7]   股权结构、财务困境成本与困境公司绩效 [J].
廖冠民 ;
卢闯 ;
陈勇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6) :68-73
[8]   制度环境、国有产权与银行差别贷款 [J].
江伟 ;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6, (11) :116-126
[9]   债权人监督:贷款政策与企业财务状况——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 [J].
胡奕明 ;
周伟 .
金融研究, 2006, (04) :49-60
[10]   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 [J].
胡奕明 ;
谢诗蕾 .
管理世界, 2005, (05) :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