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还草地鼠类调查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同作
苏建平
冯俊义
雷晓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青海省大通县森林消防站
[3] 青海省大通县森林消防站 青海西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青海西宁
[6] 青海大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地; 鼠害; 鼠种组成; 控制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6 [草原保护];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2002-2003年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地鼠类组成进行调查研究,捕获鼠类6 种728 只,以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 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 为绝对优势种。4种方法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地害鼠控制的结果表明:人工置夹和药物控制是地上害鼠控制的有效方法,人工地箭与灭鼠雷可有效控制地下高原鼢鼠的数量。但从长远来看,控制退耕还林还草地鼠害应采取生态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灭鼠干扰后高原鼢鼠的种群动态与扩散 [J].
魏万红 ;
王权业 ;
周文扬 ;
樊乃昌 .
兽类学报, 1997, (01) :54-62
[2]   舟山岛东部地区小型兽类的群落组成与动态分析 [J].
鲍毅新,丁平,诸葛阳,胡一中 .
兽类学报, 1995, (03) :222-228
[3]   鲁西、南平原农作区小型兽类群落组成及季节变化 [J].
姜运良,卢浩泉,李玉春,张学栋,徐文生,胡继武,田家祥 .
兽类学报, 1994, (04) :299-305
[4]   库布其沙漠及其毗邻地区鼠类群落的结构分析 [J].
武晓东,施大钊,刘勇,高继业 .
兽类学报, 1994, (01) :43-50
[5]   高原鼢鼠对草场的危害及防治阈值的探讨 [J].
陶燕铎 ;
樊乃昌 ;
景增春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0, (02) :103-106
[6]   湖南农业鼠害防治技术研究 Ⅰ.害鼠的种类、害区和与防治有关的生物学特性 [J].
陈安国 ;
袁主中 ;
张建云 ;
王勇 ;
郭聪 ;
程敬葆 ;
谭树林 .
兽类学报, 1988, (03) :215-223
[7]   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山地森林鼠形啮齿类的群落结构 Ⅰ、多样性相,对丰盛度,密度和物量 [J].
吴德林 ;
邓向福 .
兽类学报, 1988, (01) :25-32
[8]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的挖掘活动及其种群数量统计方法的探讨 [J].
王权业 ;
樊乃昌 .
兽类学报, 1987, (04) :283-290
[9]   内蒙古白音锡勒典型草原区鼠类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J].
周庆强 ;
钟文勤 ;
孙崇潞 .
兽类学报, 1982, (01) :89-94
[10]   内蒙古白音锡勒典型草原区鼠类群落的空间配置及其结构研究 [J].
钟文勤 ;
周庆强 ;
孙崇潞 .
生态学报, 1981, (01)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