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后保管范式与知识管理

被引:52
作者
徐拥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关键词
档案后保管范式; 知识管理; 新来源观; 宏观鉴定论; 知识服务;
D O I
10.16113/j.cnki.daxtx.2008.02.025
中图分类号
G273.2 [保管与典藏];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2 ;
摘要
档案后保管范式的提出,主要源于两个直接因素:一是文件形态的变化,二是文件数量的变化。其基本内容是新来源观、宏观鉴定论和知识服务。新来源观和宏观鉴定论是知识服务的基础和保障,知识服务是档案后保管范式的核心和目的。档案后保管范式的思想内核体现和反映了档案管理向知识管理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信息污染 [J].
杜江南 .
情报探索, 2004, (04) :57-59
[2]   知识服务及其在档案管理中的实现 [J].
齐虹 ;
石慧敏 .
北京档案, 2002, (08) :20-22
[3]   后保管时代的档案战略 [J].
杰拉尔德·汉姆 ;
刘越男 .
档案, 2000, (06) :26-29
[4]   档案边缘 [J].
F·Gerald·Ham .
山西档案, 1999, (01) :14-17
[5]   电子文件时代新思维《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摘要之六 [J].
冯惠玲 .
档案学通讯, 1998, (06) :46-50
[6]   认识电子文件 《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摘要之一 [J].
冯惠玲 .
档案学通讯, 1998, (01) :44-48
[7]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 [J].
特里·库克 ;
刘越男 .
山西档案, 1997, (02) :7-13
[8]  
档案学概论.[M].冯惠玲;张辑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  
传播学教程.[M].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M].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