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牡丹的输出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Ⅰ:栽培牡丹

被引:26
作者
成仿云
李嘉珏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2] 甘肃省林业厅
关键词
中国牡丹,输出,品种群,日本牡丹,欧洲牡丹,种间杂交;
D O I
10.16783/j.cnki.nwnuz.1998.01.027
中图分类号
S685.11 [牡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系统研究了中国牡丹输出及在国外发展的情况,主要结论有:①中国牡丹在不同时期东渡日本和西流欧美后,相继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品种群;②牡丹于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经过长期药用栽培,于17~18世纪进行选育改良,形成了以半重瓣和单瓣品种为主的日本品种群;③牡丹于18世纪末(1787年)才输入英国,19世纪中期福琼的引种奠定了在欧洲发展的基础,20世纪初形成了欧洲品种群,它是中国牡丹驯化的结果;④美国约在1820年始有牡丹,本世纪以来才有了真正发展,但在种间杂交育种上成就巨大;⑤上个世纪中国牡丹在欧洲的传播,为本世纪日本牡丹的大量输出创造了条件,目前日本牡丹发展进入了平台期,为中国牡丹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历史机遇.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牡丹史话 [J].
成仿云 .
园林, 1994, (05) :9-10
[2]   中国野生牡丹研究(一)芍药属牡丹组新分类群 [J].
洪涛 ;
张家勋 ;
李嘉珏 ;
赵文忠 ;
李明瑞 .
植物研究, 1992, (03) :223-234
[3]   珍稀植物—紫斑牡丹和矮牡丹核型分析 [J].
于兆英 ;
李思锋 ;
周俊彦 .
西北植物学报, 1987, (01) :12-16+75
[4]  
中国植物学史[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植物学会编, 1994
[5]  
临夏牡丹[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嘉珏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