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黄瓜疫病病原菌的鉴定及防治研究

被引:10
作者
黄健坤
戚佩坤
机构
[1] 华南农学院园艺系
[2] 华南农学院植保系
关键词
疫霉菌; 细菌; 黄瓜疫病; 镰刀菌; 地可松; 取代苯类杀菌剂; 敌克松; 复合侵染; 病原菌; 疫病菌; 秋黄瓜; 防治研究; 广东;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瓜疫病菌的培养性状、寄主范围及大部分形态与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 Kat-?ura)基本一致。但病菌的菌丝有明显的肿胀及瘤状结节,新孢子囊是以层出方式产生的。 黄瓜疫霉菌侵染植株后,镰刀菌及细菌可乘虚而入,进行第二次侵染,加重病势。接种后遇高温,病害迅速发展。抗病性测定说明在广州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夏、秋黄瓜品种中,尚无高抗品种,以“夏青2号”及“秋青10号”抗病性稍强。 盆栽试验证明:65%敌克松(吉林产)1000倍液防效显著,以播种前土壤施药与生长期喷药相结合的方法最好。敌克松200ppm完全抑制体外病原菌的生长,即使还能形成孢子囊,数量也极少。这些试验结果为田间防治试验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广州地区瓜类疫病(死藤)的研究 [J].
高乔婉 ;
黄健坤 .
广东农业科学, 1981, (06) :44-47
[2]   黄瓜疫病的研究 [J].
曹若彬 ;
林玉松 ;
胡幼梅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1, (03) :63-71
[3]   黄瓜疫病抗病性测定方法 [J].
翁祖信 ;
蒋兴祥 .
中国蔬菜, 1981, (02) :47-48
[4]   广州地区瓜类蔬菜疫病(死藤)发病条件及防治的初步调查研究 [J].
成家壮 .
植物保护学报, 1980, (04) :209-214
[5]   上海地区黄瓜疫病菌的分离及鉴定 [J].
王燕华 ;
杨顺宝 .
植物保护, 1980, (05) :2-4
[6]   黄瓜疫病病原菌的鉴定 [J].
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病害课题组 .
微生物学通报, 1978,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