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8洪灾看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问题

被引:5
作者
谢永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湖南,江西,洞庭湖,鄱阳湖,水土流失,泥沙;
D O I
10.14123/j.cnki.swcc.1999.03.010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分别代表洞庭湖流域和鄱阳湖流域的湖南、江西两省90年代初已相继宣布消灭了宜林荒山,但90年代以后“两湖”依然洪水频发,其主要原因是,两省水土流失总面积虽有所减少,而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却进一步加剧,由于开发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与由于林种结构、林龄结构及造林方式不合理造成的林地水土流失均十分严重。50年代以来,两省每年输入“两湖”的泥沙量基本稳定不变,主要是中上游塘、坝、库、堰等水利水保工程拦蓄的结果,为此付出的代价沉重,江西省平均每年损失库容1047万m3,湖南省大中小型水库平均每年仅拦蓄悬移质泥沙686万t。“两湖”流域中上游推移质泥沙数量巨大,不可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48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