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强度和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分析

被引:34
作者
卢珠明 [1 ]
张华 [1 ]
王铭辉 [1 ]
崔东海 [2 ]
杨艳旗 [1 ]
黄洪铮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胸外科
[2] 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强度; 淋巴结清扫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1 [食管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强度包括淋巴结转移数量和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度即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数和切除淋巴结数的比值。这两个指标是评估食管癌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强度以及影响淋巴结转移强度的因素,进而探讨淋巴结清扫术式。方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12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中按美国胸科协会(AST)Casson修订淋巴结分组清扫淋巴结。结果:120例胸段食管鳞癌清扫淋巴结2631个,平均每例22个。胸上段食管鳞癌向颈部转移的淋巴结转移度(20.9%)大于胸中段(12.9%)和胸下段食管癌(6.8%)(P<0.05)。胸下段淋巴结向腹部胃周转移淋巴结转移度(37.5%)大于胸中段(17.5%)和胸上段食管癌(7.1%)(P<0.05)。隆突淋巴结转移以中段多见。食管癌浸润深度、食管癌分化、食管环壁生长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强度显著相关(P<0.05),食管癌病变长度与转移强度不相关(P>0.05)。经右胸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生存时间优于经左胸二野淋巴结清扫术(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应注意淋巴结转移强度高的区域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浸润深度、食管癌分化、食管环壁生长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强度的重要因素。在胸段食管癌淋巴清扫手术中,经右胸三野淋巴结清扫明显优于经左胸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引用
收藏
页码:604 / 6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217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其对预后影响的分析 [J].
安丰山 ;
黄金球 ;
陈少湖 .
癌症, 2003, (09) :974-977
[2]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残存癌41例临床分析 [J].
陈茂华 ;
韩学德 ;
孟祥诚 ;
郑庆林 .
癌症, 1998, (02) :71-72
[3]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研究(附1063例分析) [J].
傅俊惠 ;
连锦州 .
癌症, 1996, (04) :46-47
[4]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附200例分析) [J].
林若柏 ;
林培裘 ;
周仑 ;
陈椿 ;
康明强 ;
郑炜 .
中华肿瘤杂志, 1996, (04) :54-57
[5]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附220例分析) [J].
戎铁华,林鹏,吴一龙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4, (03) :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