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人工智能时代刑法归责的走向——以过失的归责间隙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74
作者:
储陈城
机构:
[1] 安徽大学法学院
[2] 早稻田大学法务研究科
来源: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过失犯;
归责间隙;
机器人刑法;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8.03.004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随着全面的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刑法作为回顾性法律,也需要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提前性展望。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性、裁量的独立性和行为自控性等特点,使得现实中会出现人工智能因过失导致的法益侵害,存在无法归责的空白地带。对此归责上的间隙,目前理论上形成了"机器人刑法"与"传统刑法修正"两套应对方案。机器人刑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防止技术发展的萎缩,但是在刑法的主体、刑罚正当化和自由意志等方面备受质疑。而传统刑法修正,虽然会保留刑法的本来面貌,但是会导致出现刑法介入过失犯的范围过宽的局面。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风险,社会应当在保障技术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基础上,限缩过失犯的成立,保持刑法的最后手段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