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城市洪涝致灾的水动力学机理分析与减灾对策研究

被引:13
作者
夏军强 [1 ]
董柏良 [1 ]
李启杰 [1 ]
柳莉 [2 ]
周美蓉 [1 ]
王小杰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极端降雨; 城市洪涝; 风险评估; 致灾机理; 减灾对策;
D O I
10.16867/j.issn.1673-9264.2021350
中图分类号
TU998.4 [城市防风防洪];
学科分类号
081405 ;
摘要
在极端降水事件明显增加和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暴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呈急剧上升趋势,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开展暴雨洪涝致灾的水动力学机理与减灾对策研究,能够为城市洪涝灾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针对近期国内发生的典型城市洪涝灾害事件,首先分析了城市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的洪涝灾害特点,剖析了洪涝致灾的水动力学机理;然后指出在洪水作用下人体及车辆发生失稳是导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城市地下空间由于地势低洼与空间结构的特殊性,洪涝风险极高;最后提出了当前城市洪涝问题的3项减灾对策,包括开展城市洪涝致灾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洪涝防治预警体系,为我国城市洪涝风险管理及防治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湖北武汉市中心城区内涝风险图编制及应用 [J].
陈翠珍 ;
蒋佳鑫 ;
李敏 .
中国防汛抗旱, 2018, 28 (03) :12-15+27
[22]   我国城市防洪应急管理现状与挑战 [J].
赵璞 ;
胡亚林 .
中国防汛抗旱, 2016, 26 (06) :1-4
[23]   中国城市洪涝问题及成因分析 [J].
张建云 ;
王银堂 ;
贺瑞敏 ;
胡庆芳 ;
宋晓猛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 (04) :485-491
[24]   现有洪水中人体失稳标准的评价及改进 [J].
夏军强 ;
陈倩 ;
李娜 ;
果鹏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 (02) :262-268
[25]   北京“7.21”和深圳“6.13”暴雨内涝成因对比与分析 [J].
陈筱云 .
水利发展研究, 2013, 13 (01) :39-43
[26]   济南“7.18”暴雨洪涝灾害及其启示 [J].
杨威 .
中国防汛抗旱, 2007, (06) :19-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