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往观看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路

被引:2
作者
贺翠香
张翼星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732
[3] 北京100871
关键词
哈贝马斯; 马克思; 生产关系; 语言交往; 全球化;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02.01.015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全球化是不同国家、民族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互间不断交往、交融的过程和趋势。不同的交往观必然会有不同的全球化理路。马克思以“物质交往”为核心 ,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为规律 ,延伸出“世界历史”的全球化逻辑 ;哈贝马斯以“语言交往”为核心 ,认为交往行为中的相互作用起着比劳动更为重要的作用 ,并建构了一个没有强迫 ,但又能保持民族国家主权独立的“世界共同体”方案。两个方案各有利弊 ,但都没逃脱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1960
[2]  
(德)得特勒夫·霍尔斯特(DetlefHorster)著,章国锋译.哈贝马斯传[M]. 东方出版中心, 2000
[3]  
(德)乌·贝克等著,王学东等译.全球化与政治[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4]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 学林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