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诱变技术在Vc前体(2-KLG)产生菌遗传改良中的作用

被引:31
作者
虞龙
余增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合肥
[3] 合肥
关键词
离子注入; 2-KLG; 突变; 增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研究了低能离子注入 2 酮基 L 古龙酸 (2 KLG)生产菌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能获得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广的突变谱。比较了三种离子注入 2 KLG生产菌的差异 ,确定了最佳诱变剂量和最适注入离子。由此筛选出若干高产突变株 ,其糖酸克分子转化率高达 97% ,目前已通过工业化生产实验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工业微生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离子注入不同辐射敏感性微生物自由基与存活关系的研究 [J].
宋道军 ;
余汛 ;
韩建伟 ;
王绍虎 .
激光生物学报, 1998, (04) :5-8
[2]   2-酮-L-古龙酸还原酶分离纯化及其理化、酶学性质的研究 [J].
蒋宇扬 ;
郭振勇 ;
张成刚 .
生物工程学报, 1997, (04) :64-69
[3]   离子束与生命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J].
余增亮 .
物理, 1997, (06) :15-20
[4]   离子注入生物分子的电荷交换效应 [J].
邵春林 ;
许安 ;
余增亮 .
核技术, 1997, (02)
[5]  
太空放射生物学[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美)杨垂绪,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