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非线性隔冲减振系统计算分析

被引:3
作者
陈志坚 [1 ]
吴惠军 [2 ]
叶明 [3 ]
罗忠 [1 ]
机构
[1]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2]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研究所军事代表室
关键词
隔冲减振; 非线性; 双模型; 两步长计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661.44 [船舶振动];
学科分类号
082401 ;
摘要
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计算复杂非线性隔冲减振系统的双模型两步计算法。该方法将冲击振动分成2个阶段:冲击作用阶段和自由振动阶段。冲击作用阶段,采用两自由度模型进行响应计算,该两自由度模型可有效地解决基础冲击输入问题;自由振动阶段,采用单自由度模型进行响应计算,设备在该阶段以冲击终了时刻的速度和位移为初始条件进行振动。文中还对一个典型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冲击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该方法亦可用于线性隔冲减振系统的计算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增强材料芳纶纤维在减振降噪橡胶制品中的应用 [J].
何琳 ;
帅长庚 ;
吕志强 .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03, (04) :14-18
[2]   非线性隔冲系统最大响应的计算方法 [J].
朱石坚 ;
何琳 ;
翁雪涛 .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01, (01) :11-13+21
[3]   多介质耦合型非线性隔振器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J].
杨平 ;
钟毅芳 ;
周济 .
机械, 2001, (01) :4-6
[4]  
C. Surace,K. Worden,G. R. Tomlinson.An improved nonlinear model for an automotive shock absorber[J].Nonlinear Dynamics,1992
[5]  
唐友刚编著.高等结构动力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6]  
刘延柱,陈立群编著.非线性振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龙运佳[著].混沌振动研究方法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8]  
()哈里斯(Harris,C.M.),()克瑞德(Crede,C.E.)主编,众师译.冲击和振动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