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盆地含石器层沉积物岩石磁学及古地磁学综合研究

被引:4
作者
杨小强 [1 ]
朱照宇 [2 ]
张轶男 [3 ]
李华梅 [2 ]
周文娟 [4 ]
阳杰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深圳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百色盆地; 东升剖面; 古地磁记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8.4 [岩石磁性及古地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位于百色盆地西北缘、厚约5m的东升剖面连续取定向样品,进行岩石磁学和古地磁记录的研究.典型样品的矿物学和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存在源于碎屑的粗颗粒钛磁铁矿和成土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细粒赤铁矿以及超顺磁磁赤铁矿.它们伴随剖面沉积物不同阶段的成土作用,历经了多次形态和类型的转变过程.选取平行样品分别进行0~680℃的热退磁和0~80mT的交变退磁实验.两种方法的退磁结果均显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磁性组分的存在.在100~350℃范围内,NRM强度快速衰减掉60%~90%左右,磁性组分较稳定的趋向原点,当温度大于400℃时磁性组分波动很大,无法分析高温范围内磁性组分特征.100~350℃范围内稳定的磁性组分,代表了主要由后期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细粒赤铁矿携带的剩磁,反映了沉积后风化作用过程中铁氧化物转变时的地球磁场特征.结果表明无法通过磁学方法获取剖面沉积物的形成年龄.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广西百色盆地大梅南半山遗址发现与玻璃陨石共生的手斧 [J].
王頠 ;
莫进尤 ;
黄志涛 .
科学通报, 2006, (18) :2161-2165
[2]   中国南方的网纹红土与东亚季风的异常强盛期 [J].
尹秋珍 ;
郭正堂 .
科学通报 , 2006, (02) :186-193
[3]   皖南风尘堆积-土壤序列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 [J].
乔彦松 ;
郭正堂 ;
郝青振 ;
吴文祥 ;
姜文英 ;
袁宝印 ;
张仲石 ;
魏建晶 ;
赵华 .
科学通报, 2003, (13) :1465-1469
[4]   关于百色手斧问题——兼论手斧的划分标准 [J].
谢光茂 .
人类学学报, 2002, (01) :65-73
[5]   广西百色田东坡西岭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J].
林强 .
人类学学报, 2002, (01) :59-64
[6]   关于旧大陆早期人类文化发展格局——百色手斧挑战“莫氏线” [J].
侯亚梅 ;
黄慰文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1, (01) :56-58+35
[7]   百色旧石器遗址的若干地貌演化问题 [J].
袁宝印 ;
侯亚梅 ;
王頠 ;
鲍立克 ;
郭正堂 ;
黄慰文 .
人类学学报, 1999, (03) :215-224
[8]   广西玻璃陨石裂变径迹年龄及其在空间科学中的意义 [J].
郭士伦 ;
郝秀红 ;
陈宝流 ;
黄慰文 .
地质地球化学, 1995, (04) :55-57
[9]   广西博白县及百色盆地玻璃陨石裂变径迹年龄研究 [J].
张峰 ;
黄志涛 ;
莫进尤 .
科学通报, 1994, (15) :1396-1398
[10]   对百色石器层位和时代的新认识 [J].
黄慰文 ;
冷健 ;
员晓枫 ;
谢光茂 .
人类学学报, 1990, (02)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