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尊严:世俗化时代的法权基础

被引:9
作者
张龑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之尊严; 权利的权利; 权利担保; 国家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在世俗化时代,将人类的福祉寄托在神权背景下的天赋人权无法令人放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之尊严成为饱受争议的人权观念的基础。尊严是对人权的权利,是对人权的担保。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享有具体的人权之前,首要的是具备享有人权的一般性资格,而人之尊严可对这一资格给予担保。既然是对共同体资格的担保,尊严就是共同体的根本法。在一国法律中,人之尊严既是具有绝对性的宪法价值,也是一种相对的宪法权利。失去了"天赋"的支撑,国家同人权一样都需要通过合法性的证立来维持自身的权威。国家能力建设与权利保障的意愿互为表里,权利保障是国家的软实力,国家的硬实力是兑现权利承诺的行动基础。人之尊严要求国家能力和权利保障的意愿相互匹配,这是世俗化时代法治建设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法律中的团结观与基本义务 [J].
王晖 .
清华法学, 2015, 9 (03) :5-17
[2]   人之尊严的理念与制度化 [J].
王晖 .
中国法学, 2014, (04) :103-118
[3]   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 [J].
王绍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8 (03) :8-10
[4]   论人权与基本权利的关系——以德国法和一般法学理论为背景 [J].
张 .
法学家, 2010, (06) :17-27+174
[5]  
论革命[M]. 译林出版社 , (美)汉娜·阿伦特(Hannah, 2011
[6]  
祛魅与超越[M]. 中信出版社 , 王绍光, 2009
[7]  
极权主义的起源[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美) 阿伦特, 2008
[8]  
权利的成本[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史蒂芬·霍尔姆斯(StephenHolmes), 2004
[9]  
利维坦[M]. 商务印书馆 , [英]霍布斯(Hobbes), 1985
[10]   THE CONCEPT OF HUMAN DIGNITY AND THE REALISTIC UTOPIA OF HUMAN RIGHTS [J].
Habermas, Juergen .
METAPHILOSOPHY, 2010, 41 (04) :46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