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武汉城市群为例

被引:22
作者
蔺雪芹 [1 ]
方创琳 [2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工业发展; 生态环境效应; 武汉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随着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对城市群刚性约束作用的日益明显,城市群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渐受到关注。本文从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角度出发,构建工业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定量对武汉城市群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7~2006年,武汉城市群经济结构调整战略推动工业结构演变,呈现出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与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工业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空间上表现为各城市间影响指数分异趋于明显,特别是位于城市群东部的黄石、鄂州、黄冈三市,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突出。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今后推动武汉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233 / 22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武汉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合理化组织 [J].
方创琳 ;
蔺雪芹 .
地理研究, 2008, (02) :397-408
[2]   基于能值分析的产业集聚区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研究 [J].
张攀 ;
耿勇 ;
陈超 .
管理学报, 2008, (02) :243-249
[3]   中国公路交通的重金属排放及其对土地污染的初步估算 [J].
郭广慧 ;
陈同斌 ;
宋波 ;
杨军 ;
黄泽春 ;
雷梅 ;
陈玉成 .
地理研究, 2007, (05) :922-930
[4]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 [J].
彭建 ;
王仰麟 ;
叶敏婷 ;
常青 .
地理学报, 2005, (05) :798-806
[5]   我国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土地复垦典型技术 [J].
彭建 ;
蒋一军 ;
吴健生 ;
刘松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38-48
[6]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案例 [J].
马小明 ;
张立勋 ;
戴大军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565-571
[7]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支柱产业选择 [J].
毛汉英 ;
高群 ;
冯仁国 .
地理学报, 2002, (05) :553-560
[8]   基于区域资源环境容量的产业结构分析——以北京怀柔县为例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04) :366-373
[9]   澜沧江-湄公河水电梯级开发的生态影响 [J].
陈丽晖 ;
何大明 .
地理学报, 2000, (05) :577-586
[10]   畜牧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J].
刘芳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 (01)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