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能降压工法在高压富水岩溶隧道风险规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26
作者
张旭东 [1 ]
汪海滨 [2 ]
封明君 [3 ]
邓哲 [3 ,4 ]
李小春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
[4]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高压富水隐伏溶腔; 释能降压; 风险规避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5.49 [不良地质、水下隧道施工辅助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宜昌—万州(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DK255+978m通过一高压富水隐伏溶腔(水压高达160m、水量高达1×106m3),先后发生多达19次的突涌水(泥)灾害事故。基于隐伏溶腔水量大、水压高、泥沙含量高、破坏力极强,没有先兆、具有突发性与间歇性,兼具延滞性和突发性矛盾等特征,依托溶隙、脉管及填充物由于压力差从渗流扩大呈汇流,袭夺周围脉管和溶隙的地下水,溶腔地下水潜蚀充填物封堵而集中释放的溶腔溃水机制,界定排或堵等防治措施的适应性,研究认为,对高压富水隐伏岩溶隧道,必须采用释能降压原理,释放溶腔所存储的能量,降低水土压力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避免隐伏溶腔的高压作用产生的塑性区和隧道开挖及排水(泥)压力差形成的塑性区贯通,才能规避施工及运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建议采用综合地质预报手段探明溶腔边界、内部充填物特性和分布特征等,根据溶腔的水压、水量,特别是触发隧道溃水的临界距离等参数来确定放水承压岩盘的厚度。分析和验证钻孔泄水(不泄泥)→泄水支洞在高位揭示溶腔→控制爆破低位揭穿溶腔,"高位排水,低位排除填充物"的立体交叉分步降压方案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82 / 27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预测方法研究 [J].
林传年 ;
李利平 ;
韩行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7) :1469-1476
[2]   含黏砂土流动性试验 [J].
许延春 .
煤炭学报, 2008, (05) :496-499
[3]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岩溶突水来源分析 [J].
金新锋 ;
夏日元 ;
梁彬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7, (02) :71-74+80
[4]   台缙高速公路苍岭隧道水文地质勘察与涌水量预测 [J].
徐国锋 ;
杨建锋 ;
陈侃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S2) :5531-5535
[5]   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特征分析 [J].
张民庆 ;
刘招伟 .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04) :422-426
[6]   岩溶区隧道涌水研究现状及建议 [J].
蒙彦 ;
雷明堂 .
中国岩溶, 2003, (04) :38-43
[7]   深埋长大公路隧道高地应力岩爆和岩溶涌突水问题及对策 [J].
姜云 ;
王兰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9) :1319-1323
[8]   隧道渗涌水量的随机模型预测 [J].
李兴高 ;
刘维宁 ;
张昀青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2, (04) :63-67+84
[9]  
岩溶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D].叶英.北京交通大学.2006, 08
[10]  
圆梁山隧道岩溶突水机理及其防治对策.[D].刘招伟.中国地质大学.200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