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霾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姚玉刚
邹强
张仁泉
顾钧
朱燕玲
丁黄达
张晓华
机构
[1]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灰霾; 污染监测;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随着国家对灰霾监测的日益重视以及人们对灰霾危害认识的加深,国内许多城市建立了灰霾测站,逐步开展灰霾监测相关研究。从灰霾监测因子、灰霾天气气溶胶特征以及形成机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灰霾研究成果,并对灰霾监测进行了展望,供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温州市区灰霾天气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 [J].
宋跃群 ;
徐跃 ;
钟良明 ;
朱彬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 (07) :21-23
[2]   广州市近年空气质量现状及趋势分析 [J].
于群 ;
杨华 .
中国环境监测, 2010, 26 (04) :74-77
[3]   上海市灰霾天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富集元素的粒径分布 [J].
范雪波 ;
吴伟伟 ;
王广华 ;
林俊 ;
姚剑 ;
耿彦红 ;
位楠楠 ;
李玉兰 ;
梁峰 ;
刘卫 ;
李燕 .
科学通报 , 2010, (13) :1221-1226
[4]   霾天气下南京PM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J].
杨卫芬 ;
银燕 ;
魏玉香 ;
陈魁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1) :12-17
[5]   江苏省灰霾监测现状与发展的探讨 [J].
丁铭 ;
郁建桥 ;
钟声 ;
邹强 .
环境科技, 2009, 22(S2) (S2) :80-83
[6]   灰霾天气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判据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J].
刘伟 ;
韩毓 .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3) :86-89
[7]   南京地区大气灰霾的数值模拟 [J].
胡荣章 ;
刘红年 ;
张美根 ;
蒋维楣 ;
张予燕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4) :808-814
[8]   广州典型灰霾期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J].
谭吉华 ;
赵金平 ;
段菁春 ;
毕新慧 ;
盛国英 ;
傅家谟 ;
贺克斌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03) :105-108
[9]   南京夏秋季大气颗粒物和PAHs组成的粒径分布特征 [J].
谢鸣捷 ;
王格慧 ;
胡淑圆 ;
赵欣 ;
沈国锋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10) :867-871
[10]   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J].
高歌 .
地理学报, 2008, (07) :76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