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当代价值

被引:56
作者
卢健松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建筑地域性; 自发性; 营造; 当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0 [建筑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301 ;
摘要
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但并没有成为建筑设计过程中关注的基本问题。结合社会发展历程,理清建筑地域性认知的各个阶段,指出其从自发到自觉,再到自省的过程。区别传统与现代,广义与狭义地域性。在此基础上,对民居、乡土、建筑的民族性等概念做出分析,反思建筑地域性研究在当前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克罗齐史学名著译丛》概论 [J].
田时纲 .
哲学动态, 2005, (12) :65-68
[2]   批判的地域主义 [J].
沈克宁 .
建筑师, 2004, (05) :45-55
[3]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回顾及对中国城市的展望 [J].
陈雪明 .
国外城市规划, 2003, (01) :51-56
[4]   全球化:相关问题与特点论析 [J].
张志洲 .
国际论坛, 2001, (04) :7-13
[5]   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 [J].
杨雪冬 .
国外社会科学, 1999, (03) :36-42
[6]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 [J].
吴良镛 .
华中建筑, 1997, (02) :13-17
[7]   中国近代建筑复古初探 [J].
杨嵩林 .
建筑学报, 1987, (03) :59-63+13
[8]  
乡土建筑[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李晓峰编著, 2005
[9]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 三联书店 , (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Frampton)著, 2004
[10]  
历史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阿诺德·汤因比(ArnoldToynbee)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