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袁伟
张志南
于子山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指数; 丰度/生物量曲线; 胶州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揭示胶州湾最近几年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变化,作者于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在胶洲湾西部海域5个测站每2个月1次共进行了7个航次采样,以种类组成、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为基础,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使用PRIMER软件计算得到以下变量:群落的物种数(S)、丰富度(D)、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结果表明:位于大沽河口的D站和水道中央的S站的多样性最低;养殖区内外站位的多样性差异显著;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养殖区内的底栖动物群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群落物种数(S)和丰富度(D)的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季和秋季较低,夏季和冬季较高。分析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增养殖区的站位(D)发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与次级生产力有着负相关的关系。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曲线的分析显示,该研究海域处于一个轻度人为扰动的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现状 [J].
于海燕 ;
李新正 ;
李宝泉 ;
王金宝 ;
王洪法 .
生态学报, 2006, (02) :416-422
[2]   A NEW METHOD FOR DETECTING POLLUTION EFFECTS ON MARIN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J].
WARWICK, RM .
MARINE BIOLOGY, 1986, 92 (04) :557-562
[3]   胶州湾大型底栖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J].
李宝泉 ;
李新正 ;
王洪法 ;
张宝琳 .
生物多样性, 2006, (02) :136-144
[4]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动态的研究[J]. 李新正,于海燕,王永强,帅莲梅,张宝琳,李笑红.  海洋科学集刊. 2002(00)
[5]   胶州湾环境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J].
毕洪生 .
海洋科学, 1997, (01) :37-40
[6]   胶州湾底栖生物多样性初探 [J].
毕洪生 ;
冯卫 .
海洋科学, 1996, (06) :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