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生活化与个性化取向

被引:16
作者
郑毓信
机构
[1] 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关键词
学校数学; 数学学习; 数学教育改革; 活动化; 数学课程; 生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3.6 [数学];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本文依据国内外的相关实践与研究,从理论的高度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生活化”与“个性化”取向进行了分析与评论。作者的基本观点是:这些取向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同时则又应当努力防止与纠正各种极端化的主张与片面化的作法。恰恰相反,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关键则在于努力作好诸多对立面之间的适当平衡。 我国新一轮的数学教育改革现在处于积极的实施之中,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以下简称为《标准》)的制订与初步的实践看,确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特别是,《标准》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国际上先进的数学教育思想和理念;但是,从理论的角度看,也有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我们既应充分吸取国外在数学教育方面的先进思想,包括从他们已有的实践吸取有益的启示和教训,同时则又应当反对对于国外种种“时髦思想”的盲目追随,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以下就从这样的角度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生活化’与“个性化’取向作出分析和评论。由于所说的这几种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被看成世界各国新一轮数学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因此,本文的论述就有着更为广泛的普遍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思维与语言[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苏)列维·谢苗诺维奇·维果斯基(LevSemenovichVygotsky)著, 1997
[2]  
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郑毓信著, 1999
[3]  
认知科学 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郑毓信,梁贯成著, 2002
[4]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数学教育 [J].
郑毓信 .
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0) :44-50
[5]  
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郑毓信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