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

被引:28
作者
常斌 [1 ]
熊利亚 [1 ]
侯西勇 [1 ]
丁艺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RS; GIS;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地理元胞自动机; 土地适宜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测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在生态足迹的预测方面采用消费预测模型和人口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方面采用地理元胞自动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采用以上模型方法计算了1995、200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预测了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足迹在逐年上升,生态承载力前5年上升后5年下降。采用该模型方法计算与预测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具有快速、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预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40 / 9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RS和GIS支持下的秦皇岛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刘明华
    董贵华
    [J]. 地理研究, 2006, (05) : 930 - 938
  • [2] 基于CA-Markov的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侯西勇
    常斌
    于信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5) : 286 - 291
  • [3] 福建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趋势预测
    韦素琼
    陈健飞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 85 - 91
  • [4] 1995~2000年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蒙吉军
    李正国
    吴秀芹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6) : 645 - 651
  • [5]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
    郭秀锐
    杨居荣
    毛显强
    [J]. 地理研究, 2003, (05) : 654 - 662
  • [6]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徐中民
    陈东景
    张志强
    程国栋
    [J]. 土壤学报, 2002, (03) : 441 - 445
  • [7] 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以新疆为例
    陈东景
    徐中民
    [J].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 305 - 309
  • [8]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生态学报, 2001, (09) : 1484 - 1493
  • [9] 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武强
    陈萍
    董东林
    李树文
    陈佩佩
    [J]. 工程勘察, 2001, (04) : 44 - 47+51
  • [10] 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
    陈东景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冰川冻土, 2001, (02) : 164 -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