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京沙尘暴沙尘源区的地表特征分析

被引:4
作者
张书余
姚树然
王云秀
康西言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石家庄
[3] 石家庄
关键词
地表特征; 干土层; 植被覆盖; 沙尘暴; 沙漠面积;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4.s1.052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多年环北京地区280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环北京沙尘暴沙尘源区的地表特征。结果表明环北京地区干土层和植被指数的分布与沙尘暴易发生路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春季干土层厚、植被覆盖差,夏秋好,这是造成春秋冷空气活动同样频繁,而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秋季少的主要原因;干土层、植被覆盖有明显的年变化,沙尘暴发生的次数与前者成正比,与后者成反比;华北北部沙漠面积近几年逆转率增加,有利于沙尘暴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2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00年4月5~7日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 [J].
王革丽 ;
吕达仁 ;
李鸿洲 .
气象, 2002, (07) :13-17
[2]   贺兰山地区沙尘暴沙尘起动和垂直输送物理因子的综合研究 [J].
牛生杰 ;
章澄昌 .
气象学报, 2002, (02) :194-204
[3]   西宁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特征及其预报 [J].
保广裕 ;
高顺年 ;
戴升 ;
达成荣 .
气象, 2002, (05) :27-31
[4]   近47年中国沙尘暴气候特征研究 [J].
周自江 ;
王锡稳 ;
牛若芸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2) :193-200
[5]   我国北方沙尘暴变化趋势的分析 [J].
杨东贞 ;
房秀梅 ;
李兴生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03) :97-103
[6]   黑风暴的沙尘形成与输送参数化及中尺度数值试验 [J].
刘春涛 ;
程麟生 .
气象学报, 1997, (06) :87-100
[7]   强沙尘暴微气象特征和局地触发机制 [J].
胡隐樵 ;
光田宁 .
大气科学, 1997, (05)
[8]  
“5.5”黑风暴中-β尺度飑线的初步数值模拟[J]. 陈伟民,王强,陈敏连,李荣庆.气象学报. 1996(06)
[9]  
“93.5”黑风暴发展结构和不同模式分辨率的数值试验[J]. 程麟生,马艳.应用气象学报. 1996(04)
[10]   强沙尘暴发展与干飑线——黑风暴形成的一个机理分析 [J].
胡隐樵 ;
光田宁 .
高原气象, 1996, (02) :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