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增菌培养基的研制及模拟标本增菌效果观察

被引:2
作者
潘跃顺
阚方琦
赵克义
马乐好
卢玉兰
李景学
机构
[1]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增菌培养基; 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 ]研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O157∶H7增菌培养基 ,以提高感染人群和污染标本中O157∶H7的检出率。 [方法 ]以实验室常用方法测定研制的增菌培养基N mEHEC中胆盐、新生霉素的最佳用量及培养时间 ;比较N mEHEC与文献采用的N mEC对粪便模拟标本 (大便悬液 +不同浓度O157∶H7菌悬液 )中O157∶H7的检出率。 [结果 ]N mEHEC中胆盐用量以 8 0g/L ,新生霉素用量 2 0mg/L ,37℃培养 16~ 2 4h为宜。N mEHEC对模拟标本中的非目的菌 (正常大便悬液中的细菌 )和目的菌 (O157∶H7)之比为 90∶1和 90 0∶1时检出率均为 10 0 % ,9× 10 3∶1和 9× 10 4∶1时为 81 3%和 5 0 % ;而N mEC在 90∶1时检出率为 10 0 % ,90 0∶1、9× 10 3∶1时分别为 5 0 %、6 43% ,9× 10 4∶1时则未检出。两种增菌培养基在培养前只有 90∶1时可以检出 ,其检出率分别为 75 %和 78 1%。 [结论 ]N mEHEC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增菌作用 ,适用于感染人群和污染标本O157∶H7的增菌。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天寿 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