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增长效应

被引:104
作者
付文林
沈坤荣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政府支出;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D O I
10.19523/j.jjkx.2006.01.002
中图分类号
F812.45 [财政支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中国公共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在改革以来的时序变化特征与工业化国家明显不同。本文基于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公共支出相关变量的长期增长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公共支出的GDP占比呈反向变动关系,这显示中国公共支出政策的适应性性质;政府经济建设性支出比重增加会提高GDP增长率,而文教费和维持性支出比重与GDP增长率之间有着负的双向因果关系,这体现中国经济的粗放型增长特征。研究结果还显示,地方政府支出比重提高,经济增长率会上升,这说明通过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可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从而有利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研究, 2004, (07) :59-69
[2]   公共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 [J].
庄子银 ;
邹薇 .
管理世界, 2003, (07) :4-12+154
[3]   中国公共资本与私人部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马拴友 .
经济科学, 2000, (06) :21-26
[4]   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兼论中国财政的最优规模 [J].
马拴友 .
世界经济, 2000, (11) :59-64
[5]  
中国公共支出实证分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王雍君著, 2000
[6]  
时间序列分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詹姆斯D.汉密尔顿(JamesD.Hamilton)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