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耐旱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98
作者
朱宗河 [1 ,2 ]
郑文寅 [3 ]
张学昆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不详
[4] 安徽天禾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5]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耐旱性; 筛选与鉴定; 主成分分析; 综合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对花前和花后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形态及农艺性状多项指标的研究,筛选和鉴定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方法】以49份甘蓝型油菜为材料,考查花前和花后干旱胁迫及正常供水对照的侧根干重、总根干重、侧根体积、总根体积、根表面积、单株干重、茎杆干重、地上部鲜重、茎粗、绿叶数、叶面积、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总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等性状,以各性状的耐旱系数作为衡量耐旱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其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结果】将花前和花后干旱胁迫各15个单项指标综合成为各6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花前和花后耐旱性极显著正相关(r=0.593**)。系统聚类将49个基因型划分为高度耐旱、中度耐旱、不耐旱3类,在花前干旱胁迫中,不耐旱基因型有34个,中度耐旱12个,高度耐旱3个;在花后干旱胁迫中,不耐旱16个,中度耐旱29个,高度耐旱4个,其中,中油杂11、中双11选系在花前和花后2个时期干旱胁迫均表现高度耐旱。【结论】可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甘蓝型油菜花前和花后耐旱性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筛选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775 / 178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胡麻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评价
    祁旭升
    王兴荣
    许军
    张建平
    米君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5) : 3076 - 3087
  • [2] 谷子抗旱相关性状的主成分与模糊聚类分析
    孟庆立
    关周博
    冯佰利
    柴岩
    胡银岗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8) : 2667 - 2675
  • [3] 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徐蕊
    王启柏
    张春庆
    吴承来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1) : 72 - 84
  • [4] PEG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种子发芽耐旱性鉴定
    李震
    杨春杰
    张学昆
    邹崇顺
    程勇
    郑普英
    李桂英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 30 (04) : 438 - 442
  • [5] 小麦代换系抗旱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白志英
    李存东
    孙红春
    赵金锋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12) : 4264 - 4272
  • [6] 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油菜的生态适应性影响
    耿站军
    钟颖
    杨瑞吉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6) : 159 - 162
  • [7]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杨春杰
    张学昆
    邹崇顺
    程勇
    郑普英
    李桂英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4) : 425 - 430
  • [8] 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分析
    武斌
    李新海
    肖木辑
    谢传晓
    郝转芳
    李明顺
    张世煌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4) : 665 - 676
  • [9] 水稻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王贺正
    马均
    李旭毅
    李艳
    张荣萍
    汪仁全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2) : 399 - 404
  • [10] 主成分分析在大豆抗旱性评价上的应用
    潘相文
    李文滨
    李艳华
    王国栋
    王光华
    金剑
    [J]. 大豆科学, 2006, (04) : 379 - 38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