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38
作者
贺熙勇
倪书邦
陈国云
魏丽萍
肖晓明
陶丽
机构
[1]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澳洲坚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形态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4.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深入了解引入澳洲坚果种质的遗传背景,以指导生产种植中的品种搭配、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择和有目的的引种,采用41个形态性状对64份澳洲坚果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41个形态性状的差异性和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欧氏距离(D)≈11.72处,41个性状聚为2组,组内各性状的欧氏距离较远,绝大多数性状间相对独立,对澳洲坚果种质的演化各具独立的意义,在澳洲坚果的分类中有较好的分辨能力。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4份种质的欧氏距离在3.15~12.39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D≈12处可将64份种质划分为2个类群:第一类群仅包含T2 1份种质,为澳洲坚果栽培种的近缘种;第二类群包含剩下的63份种质,为澳洲坚果的栽培种。第二类群在D≈10处,可细分成3个亚类:第Ⅰ亚类包括7份种质(即695、Tet.-2、900、D4、HY、Tet.-1和广9),属于粗壳种与光壳种的杂交种;第Ⅱ亚类包括A4和A16两品种,属于粗壳种与光壳种的杂交种,但更偏重于光壳种;第Ⅲ亚类包括其他54份种质,都是光壳种的后代。获得的聚类结果与现有的分类体系一致;同时,获得了64份种质的形态性状聚类的亲缘关系图,其在生产种植中的品种搭配、育种中的杂交亲本选择和引种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云南省澳洲坚果品种鉴别分析研究附视频
    岳海
    陈丽兰
    陈国云
    梁国平
    李国华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05) : 1395 - 1400
  • [2] 世界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与育种概况
    贺熙勇
    倪书邦
    [J]. 中国南方果树, 2008, (02) : 34 - 38
  • [3] 澳洲坚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的评价指标
    杜丽清
    曾辉
    邹明宏
    陆超忠
    罗炼芳
    [J].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04) : 14 - 18
  • [4] 桃种质资源若干植物学数量性状描述指标探讨
    王力荣
    朱更瑞
    方伟超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 770 - 776
  • [5] 澳洲坚果新品种(系)区域性比较试验初报
    冯伟业
    王春田
    陈显国
    黄锦媛
    [J]. 广西热带农业, 2004, (01) : 1 - 4
  • [6] 澳洲坚果品种适应性研究
    陆超忠
    曾辉
    张汉周
    [J]. 果树学报, 2004, (01) : 82 - 84
  • [7] 一些澳洲坚果品种在云南的早期表现
    贺熙勇
    倪书邦
    陈丽兰
    陶丽
    肖高中
    [J]. 云南热作科技, 2002, (03) : 1 - 8
  • [8] 十五个澳洲坚果品种幼龄期植物学形态观察
    李文华
    [J]. 云南热作科技, 2001, (02) : 39 - 41
  • [9] 澳洲坚果引种试种研究初报
    陈作泉,李仍然,胡继胜,许惠珊,李有德,叶振喜
    [J]. 热带作物学报, 1995, (02) : 70 - 77
  • [10] 澳渊坚果在广西南宁地区的引种试验初报
    冯伟业
    杨杰
    王春田
    [J]. 广西植物, 1992, (02) : 165 -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