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核心-边缘结构模式探讨——以赣江流域为例

被引:9
作者
陆玉麒
董平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流域; 核心边缘结构模式; 赣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流域作为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域单元,其总体空间结构规律却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在介绍与评价施坚雅流域核心 边缘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对赣江流域空间结构特征与历史演化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可分为核心区、过渡区、边缘区,体现出明显的核心 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山、江、湖,作为构成赣江流域的三大要素,其间存在着内在的时空耦合关系。具体而言,赣江流域最大的河流赣江纵贯流域南北,注入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成为连结上游山区和下游湖区的纽带,山、江、湖彼此相连,息息相关,构成一个互相关联、互为依托的生态大系统。因此,有必要将山江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论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资源综合开发上,还是在工农业发展布局上,都应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进行全面的、有步骤的综合开发治理和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美)施坚雅(G.WilliamSkinner)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
  • [2] 江西通史.[M].陈文华;陈荣华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 [3]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 [4] 江西史稿.[M].许怀林著;.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
  • [5] 江西省经济地理.[M].马巨贤等编著;易宜曲主编;.新华出版社.1990,
  • [6] 关于赣江几个问题的思考
    易宜曲
    [J]. 抚州师专学报, 1994, (03) : 77 - 81
  • [7] 明清鄱阳湖区的圩堤围垦事业
    许怀林
    [J]. 农业考古, 1990, (01) : 198 -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