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

被引:109
作者
马世忠 [1 ]
孙雨 [1 ]
范广娟 [1 ]
郝兰英 [2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
关键词
覆盖盆地; 曲流河道; 单砂体; 侧积体; 层内非渗透薄夹层; 储层建筑结构;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8.04.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因规模小、薄、不稳定、参数与分布难于确定等,致使覆盖盆地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研究较少且难度很大,为此,本文以曲流河道沉积、建筑结构模式为指导,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密井网等油田现有资料,提出了‘一整套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特别是以‘侧积泥、侧积面、废弃河道的识别、恢复、测算;河道几何学、河流工程参数计算;建筑结构理论模式为基础的‘单一侧积泥岩薄夹层建筑结构参数(倾角、倾向、规模)三类13种提取方法’及薄夹层分布密度与河道侧积轨迹研究技术,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方法。并以杏南油田PⅠ31b单元为靶区,应用该方法确定了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及其建筑结构理论模式和研究区实际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油气区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的建立 [J].
马世忠 ;
王一博 ;
崔义 ;
葛政俊 ;
郝兰英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5) :1-3+125
[2]   三级基准面旋回内三角洲砂体骨架模型的建立——以陕北安塞三角洲露头为例 [J].
张兴阳 ;
罗平 ;
顾家裕 ;
罗忠 ;
刘柳红 ;
陈飞 ;
张玄杰 .
沉积学报, 2006, (04) :540-548
[3]   曲流点坝沉积模式、三维构形及其非均质模型 [J].
马世忠 ;
杨清彦 .
沉积学报, 2000, (02) :241-247
[4]   陆相盆地露头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与概念体系 [J].
焦养泉 ;
李思田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8, (04) :38-45
[5]   陆相断陷盆地三角洲相构形要素及其储层地质模型 [J].
于兴河 ;
王德发 .
地质论评, 1997, (03) :225-231
[6]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一) [J].
Qiu Yinan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CNPC Beijing P R China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2) :43-4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