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菊酯类农药对鲤血细胞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靳晓敏 [1 ]
吴垠 [2 ]
孙鹏 [2 ]
桂远明 [2 ]
刘艳芳 [1 ]
机构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
[2] 大连水产学院
关键词
鲤; 高效反式氯氰菊酯; 功夫菊酯; 血细胞形态; 红细胞渗透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采用对鲤肌肉注射不同浓度的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研究了两种菊酯类农药对鲤血细胞形态、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两种农药攻毒浓度增大、时间延长,鲤血细胞异形率增大。低浓度(6、60μg/kg)中毒鲤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核稍有畸形,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核浆界限不清,有空泡,甚至伴有核溶解的白细胞;而高浓度(600、6 000μg/kg)中毒鲤血细胞中除伴有低浓度中毒症状,还出现了染色质模糊,部分白细胞核浆界限不清,甚至溶解,退化更明显。红细胞渗透脆性亦随攻毒浓度增大、时间延长而增高,且开始溶血点的变化幅度较完全溶血点大,表明最小抵抗值更易受环境因子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苯酚对革胡子鲇血液指标的影响 [J].
陈惠群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2, (02) :104-105+126
[2]   制革污泥林业利用场水域的鳑鮍鱼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监测 [J].
刘爱荣 ;
王昌命 ;
王友林 .
动物学研究, 1999, (01) :13-17
[3]   常见拟除虫菊酯(原药、商品)及助溶剂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比较 [J].
王朝晖 ;
尹伊伟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7, (01) :100-105
[4]   杀灭菊酯对鲤鱼血液影响初探 [J].
高炜锋 ;
刘洁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6, (06) :4-7+35
[5]   红细胞变形性与微循环 [J].
吴宛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4, (06) :663-666+662
[6]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与膜脂质相关性研究 [J].
曲伸,郭述苏,范红,冷贵生,綦秀英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4, (04) :219-221
[7]   鱼血红细胞膜流动性的研究 [J].
邓会山 ;
桂远明 ;
王冬梅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3, (01) :9-14
[8]   “浸螺杀”对鲤鱼生化和血液指标影响的研究 [J].
翟良安 ;
倪朝辉 ;
叶雄平 ;
李谷 ;
赵小春 .
淡水渔业, 1992, (04) :24-26
[9]   淡水鲳六项血液指标的测定及血细胞结构的显微观察 [J].
李懋 ;
黄二春 ;
魏于生 ;
万松良 .
淡水渔业, 1992, (03) :20-23
[10]   草鱼、鲤和鲢血液学指标的测定 [J].
米瑞芙 .
淡水渔业, 1982, (04)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