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黄土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及磁化率和粒度参数灵敏性探讨

被引:36
作者
赵国永 [1 ]
刘秀铭 [1 ,2 ,3 ]
吕镔 [1 ]
陈渠 [1 ]
陈家胜 [1 ]
郭晖 [1 ]
马明明 [1 ]
丰华 [1 ]
刘植 [1 ]
李平原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地理科学学院
[3]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Macquarie University,Sydney NSW
关键词
全新世; 黄土; 气候演化; 灵敏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是公认的三大古气候记录载体之一,全新世黄土由于位于顶层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故研究程度不高。最近在甘肃会宁白草塬发现一个沉积连续、分辨率高、且保存完整的全新世黄土剖面,该剖面忠实地记录了全新世古气候演化,能够很好地与三宝洞和葫芦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全新世古气候进行对比:二者共同记录了约12.5~11.5ka之间的Younger Dryas冷干事件;约10.5~5.2ka全新世适宜期,但是适宜期中气候变化具有不稳定性;5.2ka至今,气候较全新世适宜期慢慢变干变冷,二者相互印证了东亚季风区全新世古气候演化的一般过程;而驱动二者演化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量的变化。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会宁白草塬剖面中的磁化率和粒度两参数相比较:粒度较磁化率波动更频繁,记录古气候变化更灵敏。
引用
收藏
页码:777 / 7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全新世以来滇西北地区天才湖粒度特征及古降水 [J].
韩艳 ;
肖霞云 ;
羊向东 ;
张恩楼 ;
萧家仪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6) :999-1010
[2]   全球变暖、碳排放及不确定性 [J].
方精云 ;
朱江玲 ;
王少鹏 ;
岳超 ;
沈海花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10) :1385-1395
[3]   呼伦贝尔高平原全新世早晚期砂、土楔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J].
金会军 ;
常晓丽 ;
郭东信 ;
杨思忠 ;
何瑞霞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5) :765-779
[4]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全新世剖面光释光年代及古气候意义 [J].
马冀 ;
岳乐平 ;
杨利荣 ;
孙蕗 ;
徐永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1) :120-129
[5]   岱海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的末次冰期以来季风/干旱过渡区的水热条件变迁 [J].
孙千里 ;
肖举乐 ;
刘韬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1121-1130
[6]   博斯腾湖全新世岩芯沉积物碳酸盐氧同位素气候意义 [J].
张家武 ;
王君兰 ;
郭小燕 ;
李双 ;
何晶 ;
陈硕 ;
黄小忠 ;
陈发虎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1078-1087
[7]   全新世呼伦湖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 [J].
温锐林 ;
肖举乐 ;
常志刚 ;
翟大有 ;
周朗 ;
许清海 ;
李月从 ;
SItoh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1105-1115
[8]   耀县黄土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非同步演化 [J].
贾佳 ;
夏敦胜 ;
魏海涛 ;
刘秀铭 ;
汪海斌 ;
金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966-975
[9]   磁化率及其环境意义 [J].
刘青松 ;
邓成龙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4) :1041-1048
[10]   磁性矿物的磁学鉴别方法回顾 [J].
敖红 ;
邓成龙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2) :43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