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链球菌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分离株的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6
作者
陈惠玲
叶惠芬
邓家德
陈英姿
龙幼敏
机构
[1] 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皮肤; 感染; 链球菌,无乳; 抗药性,细菌; 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B族链球菌(GBS)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存在的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分离自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132株GBS进行红霉素及四环素等11种耐药基因的检测;药物敏感试验及克林霉素诱导型(MLSB)耐药表型采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D-试验法检测。结果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GBS红霉素耐药基因以ermB为主,占25.0%,ermA、ermC、ermM、ermTR、mefA、mefE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3.8%、8.3%、1.5%、9.0%、32.6%、38.6%;同时含2种或2种以上erm基因阳性的GBS占22.5%;耐药表型以结构型耐药(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耐药,cMLSB)为主(31株,占红霉素耐药GBS的50.0%);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O、tetK、tetL阳性率分别为64.0%、47.2%、13.2%、40.0%;未发现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诺普汀/达福普汀耐药菌株,但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中介率分别是11.2%、6.8%;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7.0%、46.2%、86.4%。结论 ermB基因是皮肤软组织及创伤感染的GBS对红霉素耐药的重要基因,检出国内少见报道的ermC、ermM、ermTR基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仍可作为治疗皮肤GBS感染的首选药物;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作为预防和治疗皮肤GBS感染的药物应用价值应给予重新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057 / 1058+1061 +10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叶应妩;王毓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