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典型剖面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33
作者
杨晓强
李华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磁化率,沉积环境,典型剖面,泥河湾盆地;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9.01.011
中图分类号
P534.63,P534.63 [];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在对泥河湾盆地郝家台、小长梁、东谷坨三个典型剖面野外沉积特征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将剖面划分为四个沉积相:顶部马兰黄土堆积,上、下湖泊相和中部河流相。以15cm为间距,系统采集了1674块样品,进行质量磁化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磁化率值的大小与沉积相,尤其是与沉积物的粒度相关。一般规律是滨浅湖相粉砂、粘土质粉砂的磁化率值大,而深湖相、半深湖相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的磁化率值较低。磁化率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气候的变化,磁化率高峰可能反映了干燥的气候环境,而低谷则可能反映了温湿的气候。沉积相和磁化率变化曲线相结合,将剖面分为7个对比层,初步讨论了1MaB.P.以来,盆地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演化阶段:早期扩张期,中期收缩期,晚期扩张到收缩期。并通过剖面间的对比,初步认为剖面所含石器层的年龄大约在1Ma.B.P.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2+84+86+88-90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