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1 条
黄河流域动力系统泥沙时序混沌特征分析——地理系统综合研究的一种尝试
被引:6
作者:

马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楚纯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平顶山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系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机构:
[1] 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平顶山学院环境与地理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黄河流域动力系统;
泥沙时序;
混沌特征;
地理系统综合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9 [泥沙测验和试验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黄河头道拐、潼关、花园口和利津断面1952~2000年的泥沙含量为时序,在G-P重构相空间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各断面泥沙时序的关联维(D2)、K2熵和Hurst指数。结果表明,各断面的最小饱和镶嵌维(m)、D2和K2熵分别为5、3.24和0.13,说明黄河流域各级系统均具有混沌特征,并且从上游到下游混沌特性逐渐增强。随着混沌特性的增强其平均可预报时间下降,头道拐断面为8年,其余断面为3年。各断面Hurst指数均大于0.68,在可预报时间内,各断面泥沙时序具有持续性下降趋势,并用2001~2004年实际数据得到了验证。文章还给出了黄河流域动力系统的一般形式,该系统至少需要8个状态变量,2个控制变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49 / 9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 [1] 花园口断面年径流量时间序列混沌特性分析[J]. 人民黄河, 2006, (01) : 18 - 20+31+7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05, (06) : 899 - 910杨勤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葛全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3] 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J]. 地理学报, 2005, (04) : 546 - 552宋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冷疏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4] 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 地理学报, 2004, (06) : 803 - 810蔡运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陆大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周一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王缉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秦其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李有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柴彦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卫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宋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冷疏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无定河流域侵蚀产沙过程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04, (06) : 972 - 981许炯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 [6] 流域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输沙功能的影响[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8) : 775 - 781许炯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 [7] 土地覆被对黄河中游流域泥沙产生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03, (05) : 571 - 578卢金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秀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8] 21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 地理研究, 2003, (04) : 406 - 415葛全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4) : 335 - 341倪绍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10] 淮河流域洪水的分形特征及可预报时间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 113 - 119谢正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张永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周寅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