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盆地地裂缝群发机理及东、西部地裂缝分布不均衡构造成因研究

被引:30
作者
张勤 [1 ,2 ]
瞿伟 [1 ,2 ]
彭建兵 [1 ,2 ]
王庆良 [3 ]
李振洪 [4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2]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4]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地理与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渭河盆地; 地裂缝; GPS; 构造应力场; 有限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利用渭河盆地2001—2008年高精度GPS监测资料,结合区域构造特点建立了渭河盆地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基于此研究了区域现今地壳应力场特征,深入分析了构造应力场与盆地内地裂缝群发之间的内在关系,首次基于空间大地测量定量的揭示出了区域构造应力场与盆地内地裂缝群发的内在动力学联系,及盆地东、西部地裂缝分布不均衡的根本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渭河盆地现今地壳应力场差异性显著,主要呈现出中、东部以NW-SE向拉张为主,西部则以NW-SE向压缩应力为主,整体具有相对左旋运动趋势,与区域以往长期构造变形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分析揭示出区域NW-SE向拉张构造应力正是盆地内中、东部地裂缝群发的力源机制,而盆地内差异性构造应力场也正是导致盆地东、西部地裂缝发育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进一步证实了渭河盆地地裂缝的强构造属性,其是由活断层在上述力源机制作用下,以蠕滑形式错断地层使土层破裂而形成的.本文研究结果为盆地地裂缝灾害防治、城市安全建设提供了重要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2589 / 25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渭河盆地现今地壳水平形变特征及区域构造活动性 [J].
瞿伟 ;
张勤 ;
王庆良 ;
李振洪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11, (07) :830-834
[2]   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上地幔各向异性分析研究 [J].
胡亚轩 ;
崔笃信 ;
季灵运 ;
郝明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6) :1549-1558
[3]   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GPS水平运动特征与汶川大震影响 [J].
张希 ;
张晓亮 ;
张四新 ;
王双绪 ;
蒋锋云 .
地震研究, 2010, 33 (04) :265-268
[4]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变形及其机理 [J].
崔笃信 ;
王庆良 ;
胡亚轩 ;
王文萍 ;
梁伟锋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6) :1490-1499
[5]   地裂缝破裂扩展的大型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J].
彭建兵 ;
陈立伟 ;
黄强兵 ;
门玉明 ;
范文 ;
闫金凯 ;
李珂 ;
姬永尚 ;
石玉玲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6) :1826-1834
[6]   根据断层形变剖面资料分析泾阳口镇-关山断裂活动状况 [J].
胡亚轩 ;
王庆良 ;
崔笃信 ;
王雄 ;
季灵运 ;
郝明 .
灾害学, 2008, (S1) :62-65
[7]   用二维有限元研究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的水平运动 [J].
蒋锋云 ;
王双绪 ;
张希 ;
张晓亮 ;
薛富平 ;
郑申宝 ;
王继英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04) :21-30
[8]   渭河盆地地裂缝发育基本特征 [J].
陈志新 ;
袁志辉 ;
彭建兵 ;
李喜安 ;
毛少力 ;
惠旭辉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4) :441-447
[9]   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J].
彭建兵 ;
范文 ;
李喜安 ;
王庆良 ;
冯希杰 ;
张骏 ;
李新生 ;
卢全中 ;
黄强兵 ;
马润勇 ;
卢玉东 .
工程地质学报, 2007, (04) :433-440
[10]   关中地区地壳形变综合分析与研究 [J].
祝意青 ;
王庆良 ;
田勤俭 ;
梁伟锋 ;
张晓亮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04)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