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3
作者
姚霖
陆长东
黄河
唐碧莲
古晓琳
机构
[1] 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福田医院儿科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心肌损害; 1,6-二磷酸果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6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合并心肌损害29例(42.0%)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剝、脐带打结或绕颈、高位钳产、臀位产、急产、胎粪吸入综合征、早产及过期产等因素是新生儿窒息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重要因素。H IE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与缺氧时间长短有关,缺氧时间越长,心肌损害发生率越高。本组治愈25例(86.2%),好转3例(10.3%),死亡1例(3.4%)。结论新生儿窒息出现神经症状及心音低钝者,应及时做脑CT、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有助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治疗上除采用传统综合治疗外,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6-二磷酸果糖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J].
吴红英 .
实用医学杂志, 2008, (02) :290-290
[2]   大剂量维生素C佐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J].
林洁英 ;
林震 ;
潘英 ;
林霓阳 ;
郭继忠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18) :2525-2526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进展及相关问题 [J].
邵肖梅 .
临床儿科杂志, 2007, (03) :179-182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 [J].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5, (02) :97-98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J].
卢文青 ;
王启新 ;
占美玲 ;
江英 ;
何玲 .
江西医药, 2001, (06) :411-414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28例分析 [J].
周媛 .
广西医学, 1999, (05) :3-5
[7]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J].
虞人杰 ;
李黎 ;
汤泽中 ;
李涛 ;
苏瑞杰 ;
庞琳 ;
孙艳玲 .
中华儿科杂志, 1997, (03)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