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写作与教师存在之困厄

被引:7
作者
曹永国
机构
[1]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 《论语》; 对话; 言说艺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论语》的写作反映了作为一个教师存在之困厄。这个困厄是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的教育关系,要求一个教师在保护学生心灵、追求理想与自我完善,以及服务于现实之间保持一个健康的理性平衡。作为一个教师意味着需要教育智慧和生活艺术。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孔子亦不能外。《论语》的写作是对这个问题缜密的思考,但却不是一个典范。《论语》展现的并非一个完善的老师,而是一个渴求完善的老师:能够接受批评,寻求对话,能够让后来者感受到不断成长的欲望、思考的力量以及存在的重负。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脑中之轮.[M].(美)乔尔·斯普林格(JoelSpring)著;贾晨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大众的反叛.[M].(西)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美)欧文·白璧德(IrvingBabbitt)著;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看哪这人.[M].(德)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Nietzsches)著;张念东;凌素心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  
时代的精神状况.[M].(德)卡尔·雅斯贝斯(KarlJaspers)著;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7]  
海德格尔.[M].(德)比梅尔(WalterBiemel)著;刘鑫;刘英译;.商务印书馆.1996,
[8]  
左传微.[M].白兆麟校注;吴〓生撰;.黄山书社.1995,
[9]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