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分类理论之检讨

被引:10
作者
尹田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行为; 负担行为; 处分行为; 有因行为; 无因行为;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7.01.004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德国民法上有关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主要是建立在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区分的基础上的。由于我国立法不采物权行为理论,在其契约行为中不存在“处分行为”概念的适用余地,故有关出卖他人之物的买卖合同为无权处分行为的各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德国民法理论在建立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的分类体系时,其采用的逻辑方法明显存在以下错误:(1)其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中的“原因”不具有同等性质的含义;(2)其有因行为中的“原因”根本不具备构成整体意义上“法律行为原因”的条件。因此,无论是否采用物权行为理论,法律行为中的“无因行为”均系一个独立的范畴,根本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所谓“有因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M].尹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德国民法通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3]  
物权变动论.[M].王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  
德国民法总论.[M].(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
[5]   新合同法若干制度及规则的解释与适用 [J].
崔建远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 (03) :120-124
[6]   “抽象物权契约”理论──德意志法系的特征 [J].
孙宪忠 .
外国法译评, 1995, (02) :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