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17
作者
郭晓山
肖振明
欧亦君
陆勤星
机构
[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探公司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探公司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探公司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华东地质勘探公司队,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成矿模式; 有色金属矿床; 栖霞山; 渗流热卤水; 岩溶作用; 喀斯特化; 侵蚀作用; 成因探讨; 南京; 江苏;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85.01.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鉴于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尚未出现侵入岩体,故对其成因认识有中低温远成热液、深岩浆源热液、沉积-改造等观点。近年来,又有二元二次层控、叠生层控、沉积-热液叠加层控、多源层控等观点。笔者在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应属壳源-后成层控矿床,并建立了栖霞山式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栖霞山铅锌锰硫矿床的多源层控特征 [J].
肖振民 ;
郭晓山 ;
欧亦君 ;
陆勤星 ;
邢林源 .
地质与勘探, 1983, (09) :2-7
[2]   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物质成分与矿床成因 [J].
蔡彩雯 .
地质与勘探, 1983, (06) :18-23
[3]  
同位素地质的采样要求.[M].地质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著;.地质出版社.1982,
[4]  
铅同位素地质研究的基本问题.[M].地质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地质研究室编著;.地质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