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AHS患者不同阻塞部位鼾声频域特性分析

被引:14
作者
许辉杰 [1 ]
黄魏宁 [1 ]
余力生 [2 ]
陈兰 [3 ]
机构
[1] 卫生部北京医院耳鼻咽喉科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通信声学实验室
关键词
鼾声; 频域特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软腭游离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66 [咽科学、咽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13 ;
摘要
目的通过鼾声监测分析结合上气道压力测定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软腭游离缘平面以上阻塞(上部阻塞)和以下阻塞(下部阻塞)鼾声的频域特性的不同之处。方法对30例男性OSAHS患者夜间睡眠时同步进行鼾声监测和持续上气道压力测定。根据患者的上气道阻塞部位,取每名患者上部阻塞或下部阻塞后第1次鼾声各10次,分别计算每次鼾声的峰频率、中心频率及总能量中低、中、高频段能量构成比,并绘制功率谱图。结果下部阻塞鼾声的峰频率、中心频率和中、高频段能量构成比明显高于上部阻塞的鼾声,而低频段能量构成比明显低于上部阻塞鼾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鼾声的功率谱图表现为上部阻塞后鼾声能量几乎全部分布在0~2000Hz范围以内,一般在低频段集中了大部分能量,中频段能量较少,高频段以上能量很少,一次鼾声中一般出现1~3个能量峰,峰频率多位于低频段;下部阻塞后鼾声中频和高频段的能量成分明显增多,低频段能量所占比重明显减少,一次鼾声中可出现3个或更多大小不等的能量峰,峰频率可位于各频段,以位于中频段的居多。结论 OSAHS患者软腭游离缘以上和以下阻塞鼾声的频域特性具有明显差异,可能有助于区分软腭游离缘上、下阻塞。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OSAHS患者与单纯打鼾者鼾声声学特性初步研究 [J].
许辉杰 ;
余力生 ;
黄魏宁 ;
陈兰 ;
贺宇霞 .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9, 17 (03) :235-238
[2]  
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与多道睡眠仪及纤维喉镜检查的比较[J]. 神平,李五一,霍红,杨大海.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08)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咽腔阻塞的整夜定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彦如 ;
韩德民 ;
叶京英 ;
张玉焕 ;
尹国平 ;
王小轶 ;
丁秀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 (06) :437-442
[5]   上气道压力测定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部位定位诊断研究 [J].
韩德民 ;
叶京英 ;
王军 ;
杨庆文 ;
林宇华 ;
王江泳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04) :64-67+89
[6]  
声学测量[M]. 科学出版社 , 陈克安,曾向阳,李海英编著, 2005
[7]   Pattern of upper airway obstruction during sleep before and after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J].
Boudewyns, A. N. ;
De Backer, W. A. ;
Van de Heyning, P. H. .
SLEEP MEDICINE, 2001, 2 (04) :309-315
[8]  
Two modes of instability in a thick-walled collapsible tube conveying a flow. Bertram C D.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