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儒学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被引:1
作者
陶爱萍 [1 ]
汪婷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2]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西学; 儒学; 社会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发挥了导向和催化作用;儒家文化则因为其封建性和保守性阻碍了这一进程。文化是贯穿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始末的影响因素,文化变迁推动社会转型,而社会转型又反过来促使文化发生变革和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辛亥革命前后儒家文化的命运——对清末民初“尊孔读经”问题的考察[J]. 田海林.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2)
[2]   儒家文化对中日现代化的作用之比较 [J].
陶秀璈 .
学海, 2002, (01) :137-141
[3]   浅议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J].
刘莹 .
华夏文化, 1998, (01) :4-6
[4]   社会转型与文化创新 [J].
侯衍社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1) :9-14
[6]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陈国庆主编, 2005
[7]  
中国近代史[M].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徐凤晨,赵矢元主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