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及生态修复技术

被引:4
作者
缪丽梅
张笑晨
张利
宋振东
高杰
刘鹏斌
罗旭光
机构
[1] 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2]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3] 吉林大学
[4] 阿拉善盟农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5]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水产站
[6]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呼伦湖; 渔业资源; 评估; 生态修复; 修复模式;
D O I
10.16853/j.cnki.1009-3575.2014.04.002
中图分类号
S932.4 [鱼类资源调查];
学科分类号
090803 ;
摘要
呼伦湖水质未受到现代工农业污染,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3类水质标准。呼伦湖水体水型为CINa,属于半咸水。湖水中营养盐含量较高,氮磷比例也较合理,完全能够充分满足藻类繁殖生长需要。呼伦湖富营养化严重,鱼类区系组成和种群结构极不合理,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获物已基本完全低质化、小型化、单一化。提出立体综合营养级串联效应技术模式治理呼伦湖富营养化,调整呼伦湖鱼类区系组成,扩大顶级肉食性鱼类种群规模,并提高呼伦湖渔获物价值的办法实现生态修复呼伦湖。2010年建成苗种繁育孵化设施、设置生态修复试验区和自然产卵繁殖场,2011—2012年共投放红鳍鲌苗种623万尾、细鳞鱼苗种197万尾、高白鲑苗种380万尾。预计可回捕红鳍鲌27000kg、细鳞鱼72000kg、高白鲑342000kg,转化N、P的量分别为66591kg、2448kg,实现了通过生态治理方法达到延缓呼伦湖富营养化、调整呼伦湖鱼类区系组成、扩大经济鱼类种群规模、提高渔获物价值的目的,为其渔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生物操纵方法调控湖泊富营养化研究进展 [J].
王瑜 ;
刘录三 ;
方玉东 ;
刘存歧 ;
朱延忠 .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12) :1296-1301
[2]   生物操纵理论与技术在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应用 [J].
刘晶 ;
秦玉洁 ;
丘焱伦 ;
潘伟斌 .
生态科学, 2005, (02) :188-192
[3]   大水面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J].
胡传林 ;
刘家寿 ;
李钟杰 .
水利渔业, 1999, (05) :50-53
[4]  
养殖水域生态学.[M].何志辉;赵文主编;.大连出版社.2001,
[5]  
中国湖泊环境.[M].金相灿等 著.海洋出版社.1995,
[6]   Efficiency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in decontamination of water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J].
Cheng, SP ;
Grosse, W ;
Karrenbrock, F ;
Thoennessen, M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2, 18 (03) :31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