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人工纯林、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林几种土壤酶活性比较

被引:11
作者
谷思玉 [1 ]
隋跃宇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红松林;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转化酶; 酸性磷酸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比较了红松天然林、人工混交林和人工纯林土壤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状况。结果表明,红松天然林、人工混交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红松人工纯林土壤;红松人工纯林过氧化物酶活性为最高;3种土壤转化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土壤转化酶活性表现出人工混交林高、天然林居中、人工纯林较低的趋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则红松天然林较强、人工林土壤较弱。图4,表1,参11。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88+493 +4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树木根系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J].
张金池 ;
胡海波 ;
张新中 ;
郑在彬 ;
赵宝华 .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06) :63-67
[2]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腐殖质特征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J].
阎德仁 .
辽宁林业科技, 1994, (01) :57-59
[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 [J].
黄世伟 .
土壤通报, 1981, (04) :37-39
[4]  
严昶升主编.土壤肥力研究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5]  
周礼恺 编著.土壤酶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  
关松荫 编著.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