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长江口拦门沙泥沙冲淤定量计算

被引:35
作者
吴华林
沈焕庭
胡辉
张莉莉
黄清辉
机构
[1] 交通部科学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长江口; 拦门沙; GIS; 泥沙冲淤; 计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4 [泥沙的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1842~1997年10幅不同年代的长江口海图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建立不同时期的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实现了从横剖面、深泓线纵剖面、平面变化等不同角度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滩槽演变、岸线侵蚀、沙岛形成与变迁等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河槽容积,实现了对不同时段泥沙冲淤量的计算.结果表明,155a来拦门沙总的趋势是不断淤积,但不同时期淤积速度大不一样,个别时期甚至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冲刷,这主要与动力条件的波动有关.1842~1997年,共淤积泥沙38.10亿t,平均每年淤积 0.246亿t,约占长江来沙的5%,年均淤厚为1.1cm 泥沙淤积部位主要在九段沙、横沙及横沙东滩、崇明东滩三处.发生冲刷的范围较小,仅占总面积的21.4%,主要在北槽,北港上段和南槽局部也有轻微的冲刷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